在互联网大潮下,医疗行业俨然成为一个新风口。继医疗机构推出预约上门服务后,社会资本也蜂拥进入上门医疗市场,各种上门医疗网络平台开始出现。这种新兴的医疗模式市场如何?是否存在医疗风险?《法制日报》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。
制图/高岳
不知不觉间,令人感到遥远的上门医疗逐渐进入不少普通老百姓的家庭。
上门医疗在商业领域的主要模式,就是O2O(线上到线下——记者注)平台提供的上门医疗服务。在搭建好网络平台后,可以让一些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利用空余时间,为患者提供上门医疗服务,这也被认为是一种分享经济模式。
不过,《法制日报》记者调查发现,对于上门医疗这一模式,医患双方都感到存在一定风险。
网上注册预约有些麻烦
张女士的儿子脚踝受伤,需要定时换药,经人介绍知道了一个专门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App,但是对于张女士来说,这款App的使用感受并不尽如人意。
“孩子脚踝受伤,走路不方便,每次去医院换药都费好大劲。知道有平台可以提供上门换药服务,我就想试一试。先是进行注册,然后按照要求输入详细地址、预约时间、患者详细信息包括年龄、身份证号、疾病类型等,再选择套餐,写了一段详情描述。这居然还没完,系统提示还必须上传处方、药品、病历及家庭环境照片,经医疗机构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开始预约护士。这实在是太麻烦了,透露个人信息不说而且浪费时间。”张女士说。
张女士放弃了上门换药的念头,把孩子送到了附近的社区医院换药。
本文章链接地址:http://www.wqszz.com/jlz/215.html上一篇:孕妇妊娠期如何缓解焦虑心理
下一篇:青春期焦虑症如何治疗
|
|
|
|
|
|
|
|
|
|